今年以来,以5G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,掀起新一轮数字经济浪潮。据测算,我国数字经济总量的GDP占比超过1/3,就业岗位占就业人数约1/4,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带动引领作用持续增强。
以口腔CBCT为代表的医疗影像设备领域,各种新产品正朝着信息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。
6月中旬,美亚光电(002690,股吧)在数字口腔系统解决方案2.0发布会上,展示了美亚口内扫描仪Myscan和新一代搭载超脑AI影像系统的CBCT。借助美亚的数字系统解决方案,医生通过CT采集患者口腔的解剖数据,通过口扫采集牙齿表面数据,通过CAD软件完成设计,通过椅旁修复系统完成制作,并配套先进软件辅助诊疗,可以极大优化现有诊疗模式。
公开资料显示,色选机起家的美亚光电于2012年进入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领域,其三维数字口腔CBCT打破了国际厂商的垄断。近年来,在口腔数字化战略驱动下,美亚以CBCT为突破口打造口腔数字闭环,2019年实现营收4.84亿,同比增加30.45%,CBCT成为美亚新的增长极。
另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今年2月发布的CBCT市场报告,预计全球口腔CBCT市场在2019-2025年期间将以9.7%的复合增速增长,至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9.18亿美元。CBCT市场持续增长可期。
CBCT,是Cone Beam CT的简称,全称为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。其原理是X线发生器以较低的射线量围绕投照体做环形DR(数字式投照),然后将围绕投照体多次数字投照后“交集”中所获得的数据在计算机中“重组”获得三维图像。
通常来说,CBCT设备的性能与质量主要由嵌入产品中的核心器件、软件与系统集成技术决定。目前,以美亚CBCT为代表的国产品牌,基本已掌握了控制软件的开发和设备集成等核心能力,但CBCT中的数字X线探测器和球管等核心器件仍需向外采购。
根据FMI Analysis数据,2015年全球牙科成像设备中18%为CBCT,其中采用了数字X线探测器的CBCT占到牙科CBCT市场的88.3%。一方面,数字X线探测器决定了整机系统的成像品质,成本占整机成本较高。另一方面,从技术迭代来看,CBCT的更新周期主要取决于探测器的使用寿命,平均约在5年左右。因此,CBCT市场需求的增加将直接拉动数字X线探测器行业的发展。
目前,数字X线探测器仍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,专业牙科探测器生产商在全球范围更是屈指可数,包括美国Varex、Delsa、日本滨松等。奕瑞科技则是我国近年来在该领域实现国产替代的龙头企业。
据了解,奕瑞科技作为国内首个打破X线探测器国际垄断的企业,在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上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。受益于近几年国内X 线探测器市场的迅速增长,奕瑞科技的产品应用领域从普放系列扩展到工业、宠物、齿科和动态等新兴领域。据行业公开资料显示,在齿科应用领域,奕瑞科技于2018年发布了IGZO动态数字X线探测器,由此进入全球口腔X光影像整机市场。截至目前,奕瑞科技在齿科领域共开发了基于IGZO,CMOS,非晶硅等三项技术的八款产品,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产品组合,成为业内产品线覆盖面广,行业深入度高的企业之一。
在IGZO技术方面,奕瑞科技开发了可用于口腔三合一CBCT系统的探测器Jupi 0606X1和适用于高端大视野口腔CBCT探测器Jupi 1012X,IGZO技术具有的高速,高灵敏度、大面积无拼接等特点完全满足口腔CBCT设备的应用,亦符合临床对于此类设备的低剂量化,高速化的需求。
而随着CMOS处理器的成本不断下降,CMOS探测器因其高分辨率及低剂量等特点, 在口腔CBCT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。2019年,奕瑞科技研发完成口内牙科探测器系列产品,基于该技术的数字口内成像探测器Pluto 0001X已上市。该系列产品结合奕瑞成熟的闪烁体制备工艺和先进的CMOS传感器技术,拥有超高灵敏度的技术优势,能在极低发射剂量下获取高清的诊断图像,同时该创新技术在行业内具有强大的成本优势,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口腔数字化的门槛,未来将给全球更多的医生及患者带来数字化的诊疗体验。
根据上交所最新披露,奕瑞科技将于近期登陆科创板。在其募投项目中计划投资3.5亿元用于探测器生产线扩建,除医用平板探测器和线阵探测器以外,还将扩建口内牙科探测器。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募投计划生产的小型面阵型探测器采用的即是CMOS技术。
由此可见,CBCT下游需求带动了中游核心部件X线探测器的产能扩张,而从终端市场来看,虽然新冠疫情对服务业冲击较大,但是根据全球最大的牙科产品制造商登士柏西诺德披露的一季报,包括CBCT在内的牙科技术和设备并未出现大幅下滑,一季度仍贡献营收5.2亿美元,与去年同期几近持平;国内方面,美亚光电则通过在线团购实现口腔CBCT订单量464台,同比提升28.2%。这一成绩打破了市场对疫情影响下口腔CBCT需求下滑的担忧,也印证了行业景气依旧,特别是国内CBCT市场的中长期成长逻辑不变。
首先,当前我国民营口腔机构快速增长和CBCT渗透率提升,使得CBCT正处于成长黄金期。数据显示,2014-2017年我国民营口腔医院从267家增至525家,年均增速高达16.84%。另据测算,2019年国内CBCT销量5000-6000台,市场规模约20亿元,渗透率近14%,但是距离发达国家的30%-35%渗透率仍差异巨大。随着绝对销量的增加,国内口腔CBCT市场正在进入放量增长的阶段。
按照浙商证券测算,预计到2025年国内CBCT的保有量将达到5.68万台,年销量将从2018 年的约4500台升至2025年1.41万台,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8%。如果按照每台30万的平均终端售价测算,2018-2025年累计市场空间223亿元,平均每年销售规模接近28亿元。
其次,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、口腔疾病就医观念提高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,均带动口腔诊疗需求加速释放。截至2017年底,中国口腔患病人数达6.94亿人,口腔诊疗人次数达2.3亿,后者占前者的比例从2012年的22.4%升至2017年的33.2%。另外,种植牙作为新型口腔保健和美容形式,也成为众多缺牙患者的首选修复方式。
而以地方政府为代表的产业政策推动,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行业景气度。已初具规模的位于四川资阳的“中国牙谷”,以口腔产业为起点,着力打造中国一流、世界知名的口腔装备材料“产学研销医养”全产业链基地。目前已经引进了美国爱齐、德国卡瓦等62户企业。预计2025年,入驻企业超过200户,产值超过300亿元,培育民族品牌企业超过50户。
当前,口腔医疗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,正面临新一轮升级。纵观国内CBCT市场格局,欧美品牌仍占据高端。诸如德国卡瓦、日本森田、美国登士柏西诺德、芬兰的普兰梅卡等品牌知名度高,产品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和一线城市的口腔医疗机构。
2012年以后,随着美亚光电、北京朗视、深圳菲森等国产品牌崛起,国产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,在中低端市场基本实现进口替代,并进一步通过数字转型升级朝着高端产品领域迈进。
在此背景下,X线探测器的技术突破决定了CBCT的更新迭代速度。据悉,奕瑞科技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应用于具备锥束CT成像和3D渲染的口腔CBCT产品,强调实时快速成像的动态X线探测器、及轻薄便携的普放无线系列产品,并已与海外行业巨头开展深入交流,客户遍及欧美日韩,在逐步将智能化赋能于现有产品的过程中,奕瑞科技将不断助力国产CBCT品牌高质量发展,并充分受益于行业大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