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迷们都知道,对于一款战斗机而言,航空发动机是最为重要的部件,发动机对于战斗机的性能影响非常大,虽然影响战斗机性能的因素有很多,但是发动机是最关键的因素,有句话说得好,只要发动机够强,板砖都能上天,大家都熟知的美军的F-22战斗机,世界上唯一一款可以实现不开加力进行超音速巡航的战斗机,其装备的F119发动机功不可没。
但是航空发动机一直是我国的一块短板,我国的第一款五代战斗机歼-20虽然性能非常强大,但是大家心里都有数,如果歼-20的航发能够达到F-22所用F119发动机的水准,歼-20的性能还能够大幅提升,不开加力超音速不是事,制约我国航发推重比增加的因素有很多,但是航发上一个最常见的部件是其中的关键。
大家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航空发动机,但是航空发动机图片相信几乎所有人都看到过,航空发动机被密布的管线所覆盖,可以说这些管线是航空发动机最常见的部件了,这些金属管线主要用于液压油、燃油、滑油和压缩空气等介质的输送,是航空发动机的“血管”,这些管线一旦出现问题,就会对航空发动机造成严重的后果。
事实上,航空发动机出现问题和故障,多半也是因为这些管线,由于这些管线密布,安装、焊接和相互耦合等原因,特别是由于发动机机匣的强烈振动以及管道内部油气温度、压力等剧烈变化的影响,管路系统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振动故障,据统计,航空发动机出现的所有故障中,由于管线引起的要占50?上,可见这些管线对于发动机可靠性的重要,而发动机要想提高推重比,发动机的震动,管线内部的压力温度都会升高,对管线的要求随之增高,如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,发动机的推重比难以提升,发动机性能的增加也是一句空话。
那么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呢?经过研究发现,讲这些硬的金属材质的管线改为软管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,软管能够补偿因手工制造安装产生的安装偏移和管线位移,最重要的是软管不会因发动机的震动而震动,这样就使得冠县的故障率大大降低,当然软管的生产技术难度要远大于金属硬管,据媒体报道,我国使用柔性软管代替金属管线在地面试验中的表现非常好,我国的柔性软管采用了金属波纹管、接管、环、钢丝网套焊接而成,具备重量轻,承受压力大、耐高低温、耐腐蚀等特点。
我国航发关键部件突破,如果我国的航发全面换装柔性软管,那么我国航发的性能都会有大幅提升,考虑到柔性软管的制造成本太高,技术难度太大,柔性软管可能会优先供应重要型号的航发,比如WS-15,这样的话歼-20受益了,WS-15是我国第一款推重比超过10的航空发动机,如果换装柔性软管,推重比还将会有比较大幅的提升,届时歼-20实现不开加力的超音速巡航也不是事了,让我们拭目以待!